隨著印刷品供應鏈和消費需求的變化以及噴墨技術的進步色序,數字印刷市場尤其是噴墨印刷市場,將是全球印刷市場中重要的增長領域。近期,史密瑟斯發布的《到2027年噴墨印刷未來》報告大膽預測了未來五年噴墨印刷將獲得大幅增長。該報告涵蓋了商務、影像、標簽、包裝等噴墨印刷領域,預計2022年全球收入將達到868億美元,2022-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預計可達到8.2%中國印刷企業強,將推動這一價值在2027年達到1289億美元。北人股份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靜電成像技術仍然是截止目前最為成熟,最廣為人知的數碼印刷技術,尤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電子油墨印刷技術,更是憑借其從平張到輪轉數碼印刷,從A3到四開豐富的產品線睥睨同行,歷年來穩坐數碼印刷的頭把交椅,而且幾近形成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書刊印刷 那么,生產型噴墨印刷技術的出現是否能撼動電子油墨印刷技術的地位并取而代之呢?數碼印刷技術到底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呢?接下來,我們通過大量一手占有資料信息印刷檢測,綜合市場的用戶呼聲,從多個維度來進行對比分析,拋磚引玉,以期給讀者帶來關于兩種技術走勢的全局思索或全新啟發。現狀及趨勢 l 分辨率:乳品包裝 電子油墨是通過橡皮布轉移至紙張上的,所以其網點相對類似膠印膠印機,但網點周邊明顯會有一些飛濺的不受控的墨點,這是靜電成像共同的特點。只不過傳統的調幅網點相對比較容易討好看慣膠印樣張的印刷從業人員,目前該類型設備的實際分辨率上限僅為812dpi,并非所謂的更高的尋址能力。至于HD高清機型,只不過是在尋址能力上作文章煙草包裝,以達到改善字體邊沿有鋸齒邊和字體變粗等問題,關于兩者的差異和區別,詳情可參考前作《原來尋址能力≠分辨率》。標簽 然而噴墨印刷技術卻另辟蹊徑,革新了原來傳統印刷的方式,無論是UV噴墨還是水性噴墨Adobe,都采用非接觸印刷,墨水由噴頭直接噴到紙張上,形成網點還原出原稿內容。噴墨印刷設備的分辨率與噴嘴的墨滴大小有著直接關系。根據噴頭的不同,分辨率從600dpi到1200dpi不等,其中最小2皮升的墨滴相當于20微米的調頻加網故障分析與排除,加上4級灰度可變大小墨滴技術,使得原來就已經超過電子油墨的1200dpi的物理分辨率瞬間又提升了幾個檔次,印刷品質已經遠超傳統印刷甚至能達到沖印照片級的畫質。同時可以獲得極小文字和極細線的極致表現,使得在駕馭包括要求極高的防偽、3D印刷上都能游刃有余。色序 如果把普通膠印技術比作4G技術來講的話,電子油墨還只能說得上是3G軟包裝,宣傳號稱媲美4G,而噴墨印刷卻早已是一騎絕塵,達到5G,連網點都幾乎看不出來,真正還原出屏幕上設計原稿的效果。 壓凹凸l 穩定性個性化印刷 工業生產追求的是穩定性標簽,既包括短期穩定性,即張與張之間的穩定性,如第1張和第500張、第5000張……;也包括經時穩定性,即不同時間印刷的穩定性,如這一次與下一次柯尼卡美能達,今天與明天,這個月和下個月等。設備的穩定性越高,對于印刷生產而言,越是便利;反之設備越不穩定則生產越是痛苦。企業 電子油墨數碼印刷技術脫胎于靜電成像,首先需要給成像板充電掃描,然后激光頭根據點陣格式用激光束在成像板上放電,電子油墨會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附著在成像板的成像區域形成圖像層,該圖像層通過成像滾筒和橡皮布滾筒的電位差轉移到橡皮布上,電子油墨在橡皮布上加溫后部分溶解,通過壓力轉移到承印物上書刊印刷,然后固化并附著在承印物上。由此可見,整個印刷過程中的變化因素很多,包括溫度、壓力、機械、電壓等很多影響因素。邏輯上來說,變量因子越多,就越難保證其短期穩定性和經時穩定性。《中國印刷藍皮書》 而噴墨印刷則不然。無論是UV噴墨還是水性噴墨書評,由于非接觸印刷都是通過噴頭將墨水噴在承印介質上,印刷過程只有噴頭、墨水以及紙張這三個因素,而沒有其他可變因素,MEMS技術的高精密噴頭穩定性非常高,墨水是原裝進口墨水評獎,那么理論上,只要承印介質一樣,其穩定性就自然可以得到保證。這也是為什么數碼(合同)打樣普遍采用噴墨打樣機的原因所在。所以在噴墨印刷的用戶圈子,你再也不會聽到類似電子油墨的用戶對印刷質量穩定性的抱怨,如打幾十張就發現報紙印刷,第一張和最后一張目視竟然都有明顯色差;或是說印同樣的文件翻單印刷卻跟不到上一次印刷的顏色。當納利 以下是電子油墨與噴墨印刷的穩定性對比: 發展史l 均勻性DTP 對于資深印刷從業人員而言,在評估印刷設備時,無論是傳統還是數碼,平網測試一定是一項繞不開的坎。而對平網的評估項目,均勻性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RFID 很明顯故障分析與排除,由于電子油墨技術的成像方式是接觸式,同時受到類似膠印的橡皮布滾筒壓印的影響,所以在均勻性方面會有一些天然缺陷,譬如說明顯的杠影,上下左右色彩不一致等。倘若使用新換的膠布表現上可能會略好金屬包裝,但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不可避免地會顯現均勻性的問題,所以均勻性不佳一直被客戶所詬病,尤其是高品質要求的印刷廠客戶更是諱莫如深、難以接受。太陽化學 而得益于噴墨印刷技術的原理和結構不同,噴頭能夠均勻恒定地進行墨滴的控制與噴射,加上紙張是被真空吸附在滾筒上版材,猶如印版曝光時被吸附在CTP設備的輥筒上一樣,所以均勻性的表現得天獨厚,具有先天性優勢。曾經有多家客戶現場測量某水性噴墨生產型印刷設備版面的均勻性,選取橫向8列,縱向4行標簽,分別從△L、△a、△b以及△E角度進行差異對比,最終測量出來的最大色差只不過0.69而已。設計 實踐生產經驗顯示,類似膠印印刷往往都頭疼不已的前深后淺或前淺后深、兩邊高中間淺之類的墨量不勻,在噴墨印刷中幾乎不存在,傳統膠印在印包裝一個版面同時拼幾模很容易出現明顯色差分切,此時,如果改用噴墨印刷來印,解決這類問題就輕而易舉,簡直就是十個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穩。網屏 以下是電子油墨與噴墨印刷的均勻性對比: 媒體 |

趙廣專欄
總訪問量:97086 更新時間:2022-11-21 10:12:19
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資深美國G7/BrandQ專家、國內首位G7專家導師、德國Fogra PSO/PSD、瑞士Ugra PSO認證專家,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專家,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廣東省印刷復制業協會特聘專家,國家印刷標準化觀察單位成員,科印網、香港印藝專欄名家;多次在行業雜志期刊等發表專業文章,致力于推動標準化應用落地,為數十家企業的色彩標準化顧問。微信自媒體公眾號:色彩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