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末以來,貴州省針對白酒包裝省內配套率低的“痛點”,大力推動白酒包裝配套本地化。與此同時,醬酒熱自貴州席卷全國,政策因素疊加醬酒熱度,眾多印刷包裝企業紛紛扎堆入駐貴州,一幕幕喜憂交加的產業故事正在上演…… 為此,《印刷經理人》雜志特別開設“貴州酒包配套本地化發展”系列欄目,通過對話數位典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深入報道貴州酒包配套本地化的整體概況、發展歷程、存在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我們期望能夠以貴州為例,加深行業同仁們對于包裝產業配套的認知,并提供一定的啟發和借鑒。 貴州,稱“黔”,自古好山、好水,出好酒。 作為中華酒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貴州歷經數千年社會生產實踐積淀,勤勞樸實的貴州人民積累和傳承了精湛的傳統工藝,釀造出了眾多品質優良、甘美醇香、風格各異、獨具特色的玉液瓊漿,孕育了以茅臺為代表的眾多醬酒品牌,書寫了震撼世界的醬香傳奇。 隨著近年來醬酒市場的持續升溫,作為中國醬香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貴州白酒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對包裝配套產業的拉動作用不斷擴大,為貴州當地的酒包印刷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包裝與白酒產業同頻共振 據統計,2021年貴州省白酒產量為34.81萬千升,同比增長30.5%;實現營業收入1570億元、利潤總額890億元和稅金606億元,較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61.6%、52.8%和39.6%;分別占貴州省工業經濟數據的15.6%、65.5%和69%,保持著強勁發展勢頭。 此外,貴州省十大工業產業從2022年二季度起開始調整,醬香白酒產業從原來貴州省工業產業排名第二位躍升為第一位,成為貴州十大產業之首,是貴州省工業經濟發展的“壓艙石”。 包裝與白酒,歷來都是相生相伴、相融相進,酒包裝對酒的銷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吸引消費者、增加產品附加值、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等方面,兩大產業本應相輔相成。事實卻是貴州白酒產業發展強勁,而印刷包裝產業長期滯后于酒企的快速擴張。 “過去五六年,貴州省包材企業極少,我們90%以上的包材從省外采購。”仁懷某醬酒負責人表示,過去遵義和仁懷本地包材配套率不高,不少酒企遠赴深圳、山東鄆城、溫州等地“千里尋材”,從設計、打樣到運回包材,一個訂單需跨越2000公里以上,歷經10~15天,耗時長、物流成本高。 據統計,2018年貴州省白酒產量有31萬千升,所需包裝成本106.3億元,占全省規上白酒銷售收入(950億元)的11.1%。但留在貴州生產加工的包裝占比僅有29%,整個白酒包裝需求有超過70%的份額外流到其他省份。 針對白酒包裝在貴州省內配套率低的“痛點”,一場白酒包裝由“向外看”轉變為“向黔看”補鏈行動開始拉開帷幕。 在2018年末,貴州省白酒與包裝產業迎來了歷史發展轉折點。 1 2018年12月,貴州省發布《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提出將優質煙酒產業列為十大千億級產業之一。隨后,《貴州省優質煙酒產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和《貴州省促進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也相繼出臺,提出鼓勵支持包裝產業與省內白酒、茶葉、藥品等產業強化配套銜接。 其中,《貴州省促進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依托仁懷-習酒名酒工業園、黔東白酒產業園打造防偽包裝材料產業集群。 2 2019年,根據貴州省優質煙酒產業專題工作會議的指示要求,貴州省工信廳開展專題調研,形成《全省白酒產業包裝配套情況調研報告》,提出要加快白酒配套產業發展,提升白酒產業省內配套率。 在政策指引下,貴州省連續召開全省白酒企業與包裝企業供需對接會,完善優質煙酒產業包裝供應鏈體系的同時,推動白酒包裝由“向外看”轉變為“向黔看”,提出到2020年白酒省內配套率達到50%,2022年沖刺80%。 3 2020年,貴州省把白酒包裝配套納入優質煙酒產業范疇進行工作統籌,并通過工業基金等平臺做好金融服務工作,確保“2020年全省白酒省內配套率達到50%,2022年沖刺80%”的目標,全力推進全省白酒包裝的落地落實。 政府的強力推動,也得到了白酒企業的積極響應。以茅臺集團為代表的白酒企業,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開展招商引資,吸引配套包裝企業到當地投資設廠。
|